教育宣传片配音
涪江江水绕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四川盆地西北部,绵山之南有一座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之城——绵阳,泱泱涪江是它的血脉,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巍巍富乐山是它的脊梁,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变迁。
在这片热土上有一座令人仰慕的求学圣地,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
这是一座积淀百年沧桑岁月的省级名校,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这里传承着先人的办学经典,这里承载着巴蜀大地的大气包容。
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始建于1906年,前身是四川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在绵阳斌升街创办的华英学堂。她历晚清、经民国、获解放,成长在红旗下,传统优良;迁校址、易校名、变隶属,发展于21世纪初,饱经沧桑;创学堂、开农校、办完中,茁壮在新时代,底蕴深厚。学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与南山中学齐名于绵阳教育界,被誉为“绵阳黄埔军校”。
回望岁月这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普明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了原西部战区空军政委王祥富,原四川省副省长王恒丰,原绵阳市委书记杨海清,美国工程院院士周敏,地质学家夏林,走出了正大集团总经理白宇飞,亚洲青年田径运动会五项全能冠军曹文、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莫琴琴,全国推新人大赛“十佳歌手”贾建美,青年歌手刘宜等一大批政界精英、专家学者、商界奇才、艺体俊彦。更有自卫还击战烈士吴勇、试飞英雄肖常辉、中国好人陈富清等大批各行各业平凡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深刻诠释了学校深厚的底蕴。
山有天地,万叠云间,走进普明中学,一片高楼隐于绿荫之中,校门口醒目的楹联是全校师生追求的座右铭,更是全体师生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明”文化是普明中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取“普明”,以普天明照为意,意思是普济天下,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名照四方,点亮人生。
从校门到教学楼,从广场到绿道,小到一花一木,大到人生未来,都蕴含着“明”文化。学校南门与东门分别酷似清华和北大门, “明”志当存高远。教学楼分别以明辨楼、明道楼、明德楼、明礼楼、明雅楼、明俊楼、明俭楼命名,潜移默化熏陶学生。
学校以“华英路”命名东门大道,“明”前身华英学堂;以“凝祥路”命名中央大道, “明”过去“亮”未来。以“育德路”命名南门景观大道,“明”学校曾用名“私立育德初级中学”,“明”“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初心广场“明”初心,凝祥广场“明”源流,运动场“明”特色。学校还为校园每个别致景观写上“普中故事”,配上应景诗词,以诗照眼明,景中养德,趣中启智。
德育以讲校史《普明中学发展史》、唱校歌《梦在这里启航》、诵《普中赋》为载体,将“明”之意涵厚植师生心田。利用国学经典晨读、“诗词”文化活动等方式,营造“诗以载明”的蓬勃之景。
进入新世纪后,普明中学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发展中不断超越,在市委市府的关怀与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直接领导下,马恒贵校长带领全体普中人,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育人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励精图治,与时偕行,全面开启百年普中发展新时代。
课堂内外以人为本,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充分挖掘百年历史内涵,依据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结合当下学校发展实际,决定传承1929年提出的“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从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发展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高尚的道德与人格,并积淀良好的文化素养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同一片时空不一样的精彩,普明中学立足校情,认清学情,坚持以生为本,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实现多元成才的目标,成就了“普通生源、优异质量、高尚人格”的办学水平。从2007年起,学校具体承担省委、省政府的“富民安康”内地甘孜班工作,每年甘孜州选送100名建档立卡藏族贫困农牧民子女来校读高中,逐步形成了“单独办班、多向融合、分层走班”的办学模式,“双向全程”的管理模式,以文化同构为核心的“三维四层”教育教学系统,精准施教,达成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实现多元成才。针对特长生群运动智能发达、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学校鼓励展示特长,通过“三关”“五步”彰显体艺,搭建成长阶梯,探索学生多元扬长发展的路径。在这里,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民族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动感青春的阳光大课间,华丽轻盈的街舞社,激情热血的足球队,尽情挥洒活力青春,又或者在文学社品味经典,在翰林轩挥毫泼墨,在合唱团放飞歌声,在交流会上热情舞蹈展现才华,60余门选修课丰富着学生的课堂内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青春的历练中张扬个性,发掘潜能健康成长,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普明中学汇聚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忠于教育事业,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子们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因为深知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普明中学的教师们丝毫不敢懈怠。今年学校创新推出了“431课堂模式”,“4”即四个环节—“导、探、固、建”,“3”即三个时间节点——“25.10.10”,将45分钟的课堂划分为25分钟、10分钟、10分钟三个阶段,第一件段预习和复习,第二阶段讲新课,第三阶段巩固和点评;“1”即一个行动——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金苹果”行动,让学生轮值发言,轮流做课堂的主角;建构“834”德育管理机制,打造全员参与的班级标准化治理体制,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把学生当作平等独立的个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着力构建“一体育人、五位明智、一同实施”的“151”新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不同路径多元成才,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德育、智育的跨越发展。普明中学的老师们持续专注科研创新,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并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才让这里愈加枝繁叶茂,桃李芬芳。
普明中学紧执教育质量提升之牛耳,奋力实践探索,创新办学思路,构建素质教育新天地,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名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等,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联合办学,通过单招、保送、艺体等为学生发展找到合适的路径,建构成才的立交桥。
岁月流转,文脉贯通今夕,风霜砥砺,投学且共朝夕!一百多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的普中学子,在这里编织着自己的梦想,边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昨天他们以普中为荣,今天普中以他们为傲!如今又有一批“追梦少年”戴上了普明中学校徽,他们的青春又将从这里启航。百年弦歌不辍,百年桃李芬芳,在漫天烟花飞舞之时,在万千校友祝福声中,普明中学这艘航船又将鼓满风舤,开启它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