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音气质与片子风格不符
在实际工作中,纪录片导演在选择解说者的时候,往往要考虑解说者声音条件是否适合本片对解说声音气质的要求。很显然,导演不会选择气质柔弱、声音甜美的解说者去解说宏大的政论片,也不会选择声音苍劲、浑厚的解说者去解说优美的风光片或者轻松的娱乐片。
在解说中,一种情况是片子要求声音气质与本人气质相距较远,这种一般很难通过调整自己的声音、情绪来适应;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解说者身份确定的不到位造成声音气质与片子风格不符合。例如纪录片《幼童》,如果解说者音色年轻,表达节奏轻快,自然就和片子风格相冲突,无法体现片中主人公70多岁的年龄、丰富的人生经验、成熟稳重的气质以及留学海外的经历。因此,身份不明确,也就很难明确应使用什么样的音色以及语言节奏、语气等。
好的解说者对自己的声音音色、表达技巧能够控制自如,声音承载能力很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塑造能力,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类型、风格纪录片对解说者声音气质的要求。
二、语言表达样式把握不准
准确地把握语言表达样式,并能及时表现在有声语言上,是播好纪录片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学习实践中,应该使自己把握多种表达样式以便驾驭更多类型的纪录片。
如果表达样式把握不准,就会让人觉得声音和片子立意、风格不符合。用白话型解说样式去解说恢宏大气的政论片,用活泼娱乐型的样式去解说历史人文纪录片,显然都是不妥的。而在实际中,我们的学生往往把握不准表达样式,或者心中知道这部片子应该是以什么样式来表现,口头却表现不出来;也有的学生习惯于一种自己固有的表达样式,无论什么类型的纪录片,都以一种不变的样式去解说,造成千篇一律,千篇一声。